• 行业资讯

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
    什么原因导致宝宝发音不准?

    发布日期:2017-11-14 9:32:34

    不少家长习惯把食物切碎或剪碎后才给子女进食,其实这会「剥夺」小朋友练习口腔肌肉的机会,甚至乎影响他们的发音。

     

    曾经,原来小朋友从小被照顾周到,每餐要进食的食物都是被家长预先切碎或剪碎,以致他的咀嚼机会不多,口腔肌肉没有得到适当的训练。自他升上小学后,午餐在学校吃,食物当然不会被剪碎,他才能够练习咀嚼,起跑迟了,他追得辛苦。

     

    庆幸是这位小朋友接受言语治疗训练后,加上有家长的配合,如在家中或出外用膳都不再把食物剪碎,小朋友的问题已得到改善。

     

    专家建议:

    小朋友自6个月大开始长出牙齿,家长在此时为孩子引进固体食物,令到他们多进行咬、吞、咀嚼等动作,这个过程有助训练其口腔肌肉。说话与进食都是使用同一组肌肉,因此进食固体食物除了能够帮助发展咀嚼能力,也能够帮助孩子发出较複杂的音。

     

    BB出生至6个月主要是饮奶,自6个月起开始进食固体食物,食物质感的转变顺序为:

    1.糊状、幼滑

    2.较稠、捣碎的蓉

    3.柔软、剁碎

    4.切成小块

     

    家长可根据卫生署建议,为不同年纪的婴幼儿提供不同质品的食物。

    约6个月:幼滑的糊

    7-8个月: 稠糊和泥溶状食物

    9-11个月:有颗粒的泥蓉食物,如菜肉粥

    1岁-1岁半:软饭、切碎的肉和菜

    1岁半-2岁:略为切碎的家常餸菜

     

    6个月至两岁左右为「引进固体食物过度期」,家长应逐步尝试给宝宝进食不同质品的食物,因为这是一个咀嚼功能培养的重要阶段。如果小朋友到了两岁经常进食糊、泥溶状或剪得碎小的食物,他们的牙骱缺乏咀嚼的机会,口部肌肉发展较同龄缓慢。此外,小朋友没有接触不同质地的食物,日后更难适应多样化的食物,或引发偏食的问题。

     

    给家长的提示

    有家长以为剪碎食物,有助小朋友易于进食,缩短用餐时间。幼儿起初吃长条形状食物如意粉、麵或菜等,的确需要花较多时间咀嚼咬碎。其实只要家长给予耐性,根据卫生署建议为不同年纪的婴幼儿提供不同质地的食物,孩子有机会练习咀嚼,渐渐地吃得愈来愈快,最终达到如一般人的正常咀嚼速度。

     

    反之,若然家长经常把剪碎的食物给孩子吃,会影响宝宝发展咀嚼能力,造成其口部肌肉发展迟缓。



    关注&咨询

    QQ咨询
    新浪微博
    微信公众号
    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