号外:2018年元旦起门诊不再打点滴,请勿滥用抗生素!
发布日期:2017-12-26 9:14:20冬至后,湖北的寒风有些刺骨,宝宝因为身体抵抗力差,感冒、发烧、咳嗽、流鼻涕导致儿科门诊门庭若市,只要你去了,医生几乎会说:输夜吧!有的家长为了宝宝不受痛苦的折磨,还强调主动要求输液……
然而,不料,可是……《桂林晚报》第五版:2018年元旦起,门诊不再打点滴的标题引起家长的一片热议:
据了解,就门诊输液一事,我国虽未在国家层面对医院作出统一规定,但截至目前,安徽、浙江、江苏、江西、河南、辽宁、四川、广东、内蒙古等地区都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,全国460多家医院叫停门诊输液。
输液有危害!
专家认为,输液是各种给药方式中危害最大的。我们习以为常的输液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范畴,等于一次小手术。据了解,输液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最主要的因素,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39万人。
事实上,"能口服不肌注、能肌注不静滴"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,在许多发达国家,输液是迫不得已才使用的"最后方式"。但在我国,不管是在患者印象里还是医生处方中,输液真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。
输液病好得快是错的!
认为输液病就好得快,是治疗误区,人体血液内的抗生素浓度只有达到一定水平,才有足够威力与细菌对抗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使用较多的头孢、青霉素类抗生素,都属于"时间依赖型"抗生素,在人体内代谢很快,需要每天滴注2至4次,才能维持血液内的药物浓度,而门诊输液一天一针,药物浓度较难维持,这也是很多人反复输液,但病情难以好转的原因。
所以说,输液不应该再成为我们治病的首选,希望"门诊不再打点滴"的好政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受益者!花最少的钱,用最安全、合适的方式把病治好!
养生保健才是根本,希望能唤醒你对养生保健的重视,养生不是让你花多少钱,吃多少产品,是拥有一个正确的观念:预防大于治疗!别把希望寄托给医院,别等躺在病床上再谈养生,提前预防比什么都重要。像宝宝体质弱,可以适当补充妈咪娃娃益生菌,改善宝宝肠道,提高宝宝免疫力。不要等到宝宝病了,再想来想增强抵抗力!